首页 资讯 正文

浙江武义四出“梅花奖” 山区县成戏剧人才热土

体育正文 92 0

浙江武义四出“梅花奖” 山区县成戏剧人才热土

浙江武义四出“梅花奖” 山区县成戏剧人才热土

中新网金华(jīnhuá)6月8日电 题:浙江武义(wǔyì)四出“梅花奖” 山区县成戏剧人才热土 作者(zuòzhě) 董易鑫 孙媛媛 今年的第十届(jiè)中国戏剧奖·梅花表演奖(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)让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再次出圈:武义籍(jí)青年演员陈丽俐成功“摘梅(zhāiméi)”,山区县武义至此实现四出“梅花奖”。 截至目前,武义籍(jí)婺剧演员中还有(háiyǒu)6人获(rénhuò)浙江戏剧奖·金桂表演奖、4人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,一级演员11人、二级演员30余人,金华各县(市、区)的剧团几乎都有大量的武义人身影…… 一个山区县(shānqūxiàn),何以走出这么多戏曲人才? 演出(yǎnchū)现场。(武义县官方供图) 婺剧是浙江的第二大剧种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俗称“金华戏(jīnhuáxì)”,是高腔、昆腔(kūnqiāng)、乱弹、徽戏、滩簧、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,其历史可以追溯到500年前(niánqián)的明朝中叶,被誉为“京剧的祖宗、徽戏的正宗(zhèngzōng)、南戏的活化石”。 1991年起,武义开办戏曲专业(zhuānyè),历经第二职校戏曲班八婺艺苑、兰香艺校,最后整合成如今的武义县职业(zhíyè)技术学校(以下简称“武义职校”),原武义县婺剧团还是浙江第一个(dìyígè)受邀出国演出(yǎnchū)的县级剧团。 演得好、唱得好,演员敬业(jìngyè)、素质(sùzhì)高是很多戏迷对原武义婺剧团的评价。 今年80岁的徐松成在20世纪80年代任武义婺剧团团长。“从前练功场地有限,演员身上常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。即便白天(báitiān)有演出(yǎnchū),清晨或晚上大家还要(háiyào)抽时间练功。”他说,一个好演员还要有铁一般的纪律:不(bù)随便到老乡家吃饭、空闲时不凑一块儿打牌、演出结束后把场地打扫干净等等(děngděng),这些是剧团的规矩。 据悉,武义婺剧团还注重提高演员(yǎnyuán)的文化水平(shuǐpíng)。以前(yǐqián)的演员辗转在不同(bùtóng)的村子演戏,很难坐在教室学习。徐松成就把课本带在身边,每到一处就请当地老师来剧团上课。他相信,多读书有助于演员把人物演得更好。 为了让(ràng)演员再上个台阶,徐松成还把演员往金华市、浙江省剧团送,开阔视野,把音乐组送进上海音乐学院培训,自己(zìjǐ)也(yě)带剧团去上海演出。 2002年,武义婺剧团因改制解散,多数演员去了其他剧团成为骨干,也(yě)有人到武义职校(zhíxiào)任教,做好传帮带工作。 截至目前,武义(wǔyì)职校为社会输送了700多名戏曲人才(réncái),江西鄱阳县赣剧团、浙江中月婺剧团、建德市宿江演艺公司(gōngsī)等8个院团与其签订人才培养协议(xiéyì)。今年,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武义分院成立,双方承诺共同培养戏曲人才,为更多观众送去好戏。(完)
浙江武义四出“梅花奖” 山区县成戏剧人才热土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